如果說薛尼盧梅的舊版精彩揭示了判決與人道的永恆爭辯,米亥可夫則在新作中直揭了俄羅斯新世紀的隱憂。
俄羅斯名導挑戰經典,以【12怒漢:大審叛】重出影壇!
大師復出接二連三。繼捷克名導伊利曼佐的【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堪稱俄羅斯最具聲望的導演尼基塔米亥可夫也以【12怒漢:大審叛】重出影壇。
米亥可夫不僅在共產時代就是編導演全能的天之驕子,上世紀末更以【蒙古精神】、【烈日灼身】率領俄國電影成功迎向新秩序。不過近十年他沒導過一部片,倒是躍身政界紅人及莫斯科影展主席。所以當聽聞他要以【12怒漢:大審叛】和影迷再度見面,期待之餘,也著實為他捏了一把冷汗。不是擔心功力是否鈍了!而是本片取材美國導演薛尼盧梅五十年前的經典之作【12怒漢】(不過該電影又是根據電視發揚光大的結果),珠玉在前,實難超越。然而這趟「自找苦吃」,竟讓我們看到大師的寶刀未老,以及有感而發!
如果說薛尼盧梅的舊版精彩揭示了判決與人道的永恆爭辯,米亥可夫則在新作中直揭了俄羅斯新世紀的隱憂。
首先在情節上,本片設定成一個車臣來的男孩被控謀殺他的俄羅斯養父,這當中的歷史隱喻和對敏感現況的有意指涉,即坦蕩說明了新詮的理由及立場。然後如同舊版,在法庭上看似蓋棺論定的結果卻在一名陪審員的異議及解釋下,逐一改變了其他人的看法而出現峰迴路轉的發展。
如果說薛尼盧梅的舊版精彩揭示了判決與人道的永恆爭辯,米亥可夫則在新作中直揭了俄羅斯新世紀的隱憂。這可從12名陪審員的身份涵蓋了舊時代官僚、沙文主義的計程車司機、老猶太人、電視製作人、由窮至富的工程師、不得志的演員、和嫌犯同鄉的外科醫生等看出,他們的激烈爭辯,也等同於反芻了俄羅斯新舊價值的交替衝突。米亥可夫透過剪接不斷插入男孩的過去與現在,也讓片頭片尾相互對應的畫面:大雨中的戰車、屍首、一隻黑狗叼著斷臂向鏡頭跑來的意象,益發怵目驚心。從空間運用到意有所指,在在都證明了他並不滿足於翻拍而已,而的確有自己一套的場面調度手法。
尤其親自粉墨登場卻在影片前二小時幾乎不語的米亥可夫,竟在電影結束前來了一記回馬槍,提出一個直視人道主義與法律功能雙落困境的觀點。在向薛尼盧梅致敬的同時,也透露了他對新世紀的隱憂及批判。
當米亥可夫在銀幕上不再沈默,是否也暗示他的創作態度?傳聞【烈日灼身2】已經緊鑼密鼓,看來他不但決定重作馮婦,還又給自己一個新挑戰了。
新聞來源:www.iwant-radio.com/showinformation.php?sisn=19669&ln=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