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巴爾馬克阿卡姆拍攝電影【幸福招呼站】時,剛好遇到喀布爾爆發反美暴動,不但晚上實施宵禁,就連光天化日上街,都得接受軍方盤查!
巴爾馬克追「風箏」【幸福招呼站】促人性發光發熱!

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暢銷小說「追風箏的孩子」曾讓全球讀者感動落淚,而去年由阿富汗新銳導演巴爾馬克阿卡姆(Barmak Akram)所執導的電影【幸福招呼站】(Kabuli Kid),同樣靠著揭露阿富汗現今社會現況,在全球影壇掀起廣泛討論。兩位影壇、文壇的作者不僅同樣在早年流亡海外,甚至巧合地在塔利班政權瓦解後,靠著描述故鄉的作品享譽國際!不過聞道有先後,巴爾馬克阿卡姆雖然遠在法國,但拍攝電影【幸福招呼站】的契機,竟也來自「追風箏的孩子」的影響!

原來,隨著卡勒德胡賽尼的小說大為暢銷,大家對阿富汗的印象全停留在戰亂與軍閥;當歷經20年異鄉漂泊的巴爾馬克阿卡姆,好不容易踏上故土而再度回到巴黎後,每個朋友逢他就問:「阿富汗現在狀況如何?跟「追風箏的孩子」裡面講的一樣嗎?」讓他不勝其擾。巴爾馬克阿卡姆於是決定拍攝一部有關喀布爾現今景況的電影,藉由【幸福招呼站】裡的計程車司機在兩天之內發生的離奇遭遇,來帶出一段讓人感動萬分的溫情故事,不但讓世人一窺阿富汗在歷經20多年戰亂後的重建過程,更彰顯人性在這樣艱困的環境中,益見發光發熱的特質!

拍片遭管制【幸福招呼站】巴爾馬克扮記者解圍!

有趣的是,巴爾馬克阿卡姆雖特地返回喀布爾拍片,但「自家人」的身份碰上了戒律嚴格的阿富汗社會,還是一點便宜也沒討到。原來巴爾馬克阿卡姆拍攝電影【幸福招呼站】時,剛好遇到喀布爾爆發反美暴動,不但晚上實施宵禁,就連光天化日上街,都得接受軍方盤查,讓電影的拍攝進度整個大大落後。受不了拍片中途老是被打斷的巴爾克阿卡姆,最後乾脆將攝影機對向前來盤查的軍人、假裝成國際記者,宣稱:「你們的一舉一動,將會透過鏡頭發送到全世界!」此言一出,不想惹事生非的軍方果然摸摸鼻子走開,讓【幸福招呼站】最終,僅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拍攝!
由阿富汗新銳導演巴爾馬克阿卡姆所執導的電影【幸福招呼站】,是近來最溫馨感人的真情鉅作,劇情描述一個膝下無子的計程車司機卡勒德,有天在他的車上,意外撿到了一個六個月大的男孩,由於經濟拮据、實在養不起,他只得盡力找到小孩的生母,好趕快脫手這個「燙手山芋」…。有趣的是,這個原本對生活憤憤不平的計程車司機,竟因此意外當了48小時的「臨時奶爸」,也使他協尋小孩的母親之餘,偷偷滿足了擁有一個兒子的幸福願望…。溫馨可愛又發人深思的電影【幸福招呼站】,去年一拍完即入選為「威尼斯影展」的觀摩電影,接連又獲得了「多倫多」、「舊金山」以及「斯德哥爾摩」等20多個國際影展的熱情邀展。而原先沒沒無聞的巴爾馬克阿卡姆,更因此隨片全球跑透透,不僅分享電影,也大談阿富汗現況,還因此被譽為是電影界的卡勒德胡賽尼!而這部繼「追風箏的孩子」最感人的電影【幸福招呼站】,將於8月21日上映!
新聞來源:www.iwant-radio.com/showinformation.php?sisn=21490&ln=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