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莎瑪》拍攝了導演瓦黛卡提波在阿勒坡歷經五年的烽火青春。不僅有她與丈夫墜入愛河到結婚、生下女兒莎瑪的所有歷程,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有個小男孩曾告訴導演瓦黛卡提波,他長大後想成為建築師,「我要重建阿勒坡」,一句話竟讓瓦黛卡提波顧不及拍攝、當場哭了出來,「我衷心希望他能實現這個抱負」。《親愛的莎瑪》將於本週五3月6日全台上映。
男孩逼哭女導演《親愛的莎瑪》驚人上演進階版
提名奧斯卡電影《親愛的莎瑪》驚人上演國際進階版
入圍本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描述敘利亞戰火感人親情的電影《親愛的莎瑪》(For Sama),近來驚人上演「國際進階版」。趁歐亞各國防堵新冠疫情手忙腳亂同時,敘利亞上月27日出兵土耳其,折損土國33名戰士。土耳其緊急協商各國無果,日前氣憤下大開邊界,讓原本被歐盟滯留土國境內的400萬敘利亞難民全數湧入歐洲,此舉震驚全球,被形容為「比新冠病毒更讓歐洲恐慌」。其實,早在《親愛的莎瑪》在坎城奪獎、榮獲歐洲電影獎及英國奧斯卡時,該片導演瓦黛卡提波(Waad al-Kateab)就不斷憂心提醒敘利亞戰爭是迫不急待要解決的「現在進行事」,無奈各國袖手旁觀,如今歐洲首當其衝,可能將同時陷入難民及疫情兩頭衝擊的處境。這部預知世界局勢、提名奧斯卡的電影《親愛的莎瑪》將於本週五3月6日全台上映。
《親愛的莎瑪》是戰地女記者瓦黛卡提波,惟恐自己死於兵荒馬亂、預寫給女兒的一封情書,寄望女兒長大後能了解她的用心良苦。她在戰爭時結婚,卻懊悔將女兒莎瑪生於戰亂中。片中一句「轟炸這一刻,我多麼希望自己未曾生下妳…」,便是她用鏡頭寫下的心底話。該片除獲坎城影展最佳紀錄片金眼睛獎,並橫掃「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影片、導演、紀錄片及剪輯等四座大獎;更打破影史紀錄、席捲「英國奧斯卡」最佳英國電影、最佳紀錄片、最佳首部電影及最佳外語片四項影片大獎提名,並入圍2020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並獲【時代】雜誌五顆星大力推薦「你一生中將看到的最重要電影」,是近十年來最獲好評的紀錄電影。
男孩告白逼哭女導演《親愛的莎瑪》每個鏡頭都是頭條新聞
「莎瑪」阿拉伯文原意「天空」,象徵永無窮盡的希望。片中小女孩莎瑪在阿勒坡廢墟中長大,殘垣斷壁是她的遊戲場,震耳欲聾的炮擊聲,則是她牙牙學語的背景音樂。即使住在醫院裡,小生命依然朝不保夕,隨時可能跟著這座古城,一起被炸得灰飛煙滅。該片並不討論戰爭源起,而是聚焦於無辜百姓,尤其是遭到炸彈、毒氣襲擊的兒童處境,對觀眾的感官將是一大衝擊。片中有場戲很讓人震撼,一對小兄弟玩耍時,突然轟炸聲四起,弟弟才叫哥哥不要待在屋外,瞬間屋毀人亡,留在屋內的弟弟竟當場被炸死,令人怵目驚心。而幾幕母親撫兒屍痛哭的畫面,更是教人不忍。
這部榮獲奧斯卡提名的電影《親愛的莎瑪》,被形容「每一個鏡頭都可以成為頭條新聞」。其中一張小莎瑪在廢墟中懵懂問著「正義是什麼?」的照片,已繼「越戰火吻女童」、「阿富汗女孩」後,成為敘利亞戰爭的印記與希望象徵。其實早在《親愛的莎瑪》拍攝前,由於手機的普遍,敘利亞戰爭中的示威、逮捕、轟炸,甚至酷刑和處決的視頻就曾被人po上網過,成為敘利亞政府殺戮人民的強大力證,後來卻遭YouTube以「違反網站政策和傳播暴力內容」為由,刪除了將近50萬個敘利亞戰爭罪行的影片。此舉遭人權團題在《紐約時報》著文抗議其「掩蓋這場可怕戰爭的歷史」,間接也使這部入圍奧斯卡的電影《親愛的莎瑪》,每一個鏡頭都彌足珍貴。
《親愛的莎瑪》拍攝了導演瓦黛卡提波在阿勒坡(Aleppo)歷經五年的烽火青春。不僅有她與丈夫墜入愛河到結婚、生下女兒莎瑪的所有歷程,更保有了她深陷戰火重圍時,拍攝到的第一手鏡頭,都是戰地記者無法到達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有個小男孩曾告訴導演瓦黛卡提波,他長大後想成為建築師,「我要重建阿勒坡」,一句話竟讓瓦黛卡提波顧不及拍攝、當場哭了出來,「我衷心希望他能實現這個抱負」。《親愛的莎瑪》將於本週五3月6日全台上映。
新聞來源:www.iwant-radio.com/showinformation.php?sisn=46520&ln=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