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於描繪劇中角色在自我或他人脅迫下的心理糾葛的導演克勞德米勒,這次在新作【遇見莉莉】中,讓片中每個角色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我矛盾與情感衝突!
克勞德米勒不願與電影大師楚浮相提並論!
即將於4月29日上映的法國電影【遇見莉莉】,故事源自俄國劇作家契訶夫的經典劇作《海鷗》,契訶夫與挪威的易卜生齊名,都是對近代的戲劇與文學發展影響深遠;然而,改編自這部劇作的法國導演克勞德米勒,雖然在台灣問世的電影不多,卻真正大有來頭。
1962年畢業於法國電影高等學院,曾跟隨法國新浪潮等多位電影大師參與製片,包括布列松、高達、楚浮等人,擔任助理期間,不僅是克勞德米勒電影功力養成的重要階段,在藝術、文學各領域皆有專精的他,還曾經在高達的電影中客串,顯現米勒的多才多藝。從米勒的電影風格及敘事方式,不難看出大師們對他的影響至深。1984年,楚浮在尚未完成一部有關迷茫的青春少年的影片時猝然離世,米勒義不容辭接下執導工作,並於4年後完成了電影【小女賊】(The Little Thief)。
擅於描繪劇中角色在自我或他人脅迫下的心理糾葛的米勒,這次在新作【遇見莉莉】中,讓片中每個角色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我矛盾與情感衝突,女演員莉莉(露迪芬莎妮飾)周旋於高傲自大的年輕導演與成熟穩重的知名導演中間,是否為了浮華虛榮而出賣自己的肉體與愛情,則是本片值得關注的焦點;然而,在演藝創作路途中,現實與理想的差距,真實人生與電影虛構的人生的密不可分,也是克勞德米勒這次在片中,欲表達的主題,這一部「人生大戲」將帶給大眾不同的思考方向,相信會讓觀眾在看完電影後收穫不少。
以下是與法國導演-克勞德米勒訪談內容:
Q:雖然是改編自契訶夫《海鷗》,但導演卻選擇另一種不同方式詮釋,可否談談?
C:大約十年前,我重讀這本早已細嚼的名劇,忽然領略到它以十九世紀為背景的文藝人生觀,竟是這麼雷同於電影幕前幕後經常遭遇的瓶頸,我認為很值得加以改編。原劇作裡的各個角色都是這部電影的主人翁:憧憬明星夢的莉莉就是劇中的妮娜;朱利安來自崔普烈夫,是個同樣不屈服商業體制下的年輕創作者;他的母親瑪度是位出色的女演員,是原劇中的阿卡汀娜;大導演布思是瑪度的情人,源於劇中的特列戈林…,皆有所本,只是年代轉換、職業身分轉換而略顯不同。
因此,【遇見莉莉】這部電影發想的確源自於《海鷗》,除了第四幕外,我認為現在的年輕人不可能有那樣的反應(因情傷而舉槍自盡),太難融入到現今的年輕世代思維裡,只好捨棄,也造就了不同的結局。我與另一位編劇朱利安‧伯夫(Julien Boivent)安排這個結局,詮釋演員們如何將他們曾經經歷過的痛苦與個人經驗,在他們的作品、演出中呈現,將生活經驗轉換為藝術。
Q:【遇見莉莉】似乎是你目前最「個人化」導向的一部電影,難道中片中憤世忌俗、拒絕妥協的青年導演朱利安,果真和年輕時的克勞德米勒如出一轍?
C:我比他更膽小些、態度更保守,較自信有交際手腕,又或者乾脆說我比他「偽善」些!不過,我倒是特別強調他在劇中的意義,其中有令我有興趣的包括我所擁有的高標準檢視、對事物的果斷以及激進主張,這些都提醒我年輕人該有的本質。與他成為對比的,正式事業有成的布思,我與他在某些方面也有所相似。其實你會發現,片中各個角色都在某個層面上與我近似,或許這正是「戲如人生」的一種領略吧!
Q:你是否察覺到目前的你處於與劇中布思相同的處境,而不是劇中那位純真、不被污染的,不妥協的年輕導演朱利安?
C:劇中並沒有交代到布思究竟是拍什麼樣屬性的電影,他所拍的電影都很成功,卻非逢迎無品的作品;如同我一樣,他是那種被新一輩、另有主張的年輕導演所不屑的守成者。有些影評說我是「滿足個人抒發欲望的導演」,是否真的如此,大家可用不同角度解讀。在某個程度上,布思像我一樣,試圖表達真正的他,以及在這個年紀應該有的面貌,是非常真誠的,當然他也自然而然得將各種現實因素考慮進來,例如金錢的考量。然而,真正像朱利安那樣激進的年輕導演比比皆是,因為他們尚未經現實壓力洗禮,是可以理解的。
Q:朱利安在片中指責布思是電影米蟲,說他只會忙著與文化部長打高爾夫球,又陸續講些刺耳的話,直言布斯這種人是其酷敵,說他會危害有志青年向上的潛能;另外又指責他母親演的電影盡是些賣弄主角演技的空洞之作…,你也遇過近似的攻議嗎?
C:我大可隨著影評而改變,或接受被年輕導演批評的一文不值,但無需在意,這是大家處於不同立場所致。我以這個年輕男孩勇敢挑戰這位成熟大導演,呈現兩造不同想法以及背後使他們作出如此選擇的因素,這正是我拍攝此電影的初衷。誠如我先前所說,布思、朱利安皆與我有某程度的相似性,朱利安替我表達了我個人對於生命的觀察、愛情的體驗、忠於自己的慾望,而非只是穿上戲服演出一個角色而已。
Q:片中的莉莉來到了莊園,帶來了家族的騷動,挑起了欲望、忌妒,最後無可避免的以悲劇收場?
C:莉莉是一個懷抱著明星夢的年輕女孩,想成為令人注目的女演員以及眾人的焦點,她也認為自己有這樣的天份與條件可以做到。她接近他所羨慕崇拜的那些人:布思,成功的大導演,她想盡辦法誘惑他。莉莉展現她的野心,並為這些人的成功光芒所迷惑,這樣的盲目崇拜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她終將為她所追求的夢想付出代價。露迪芬莎妮詮釋的很好,她是我所見過最聰穎,而不做作的年輕演員,選角時我立刻看出了這點。
Q:朱利安以個人經驗,將那年夏天的真實故事搬上大銀幕,是否意味著一部屬於你個人版本的【日以繼夜】?
C:我已經聽說過這樣的評論,不過這樣說法似乎令人難以接受。我發現許多影評提到【日以繼夜】這部電影,就只是因為我曾經與楚浮共事過?比起【日以繼夜】呈現楚浮是如何把拍片的辛苦,以及他個人對於電影的執迷,【遇見莉莉】所探討的是完全不同的議題。我建議拿高達的【輕蔑】(Contempt)或者是文生明尼利的【玉女奇男】(The Bad and the Beautiful),會發現更深一層的趣味。
克勞德米勒其他代表作品:
1992《伴奏者》Accompagnatrice
1998《雪地裡的魅影》Classe de neige
2000《屬於女人的奇蹟》Chambre des magiciennes
2001《貝蒂費雪的世界》Betty Fisher et autres histoires
新聞來源:www.iwant-radio.com/showinformation.php?sisn=14700&ln=big